版权所有 © 万得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鲁ICP备08106457号  

网站

团队&责任

新闻中心

链接

万得福智慧照明物联网平台

万得福办公管理平台

万得福项目管理平台

“艺术情怀”装饰画平台

手机网站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服务热线

设计路上的追星赶月

分类:
集团动态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13/06/05
浏览量

  深圳市华辉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室内设计总监  刘革胜


                                      梦回长安大唐西市


        诗仙李白有诗云:“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在这首诗中提到的“金市”就是指如今西安的大唐西市。
        站在当年大唐西市的遗址上,望着眼前这座从汉代起就被称为长安的古城西安,我不禁思绪万千。
        回想起唐代的长安,相信所有中国人都会和我一样油然而生一种骄傲感。那时的长安,不仅曾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更曾是世界的中心。那时的长安,流动着不同种族的人群。而我脚下站着的这片土地曾矗立着世界上第一大集市,这里处处可见西域的妩媚风情,文人们喜欢到胡人经营的酒楼吟诗作画、畅饮西域的美酒。李白还曾经以这样的诗句描绘西市中的胡人酒家:“胡姬貌如花,当炉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
        作为全国惟一一个在原址上重建的大型文化旅游商业项目,我所理解的大唐西市绝对不是简单的商业地产,它想要把城市形象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它想打造得唐朝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最灿烂的一笔,它所承载的是一个城市对文化的尊重,对历史的敬意,以及把曾经沉重的历史与文化变作动力与资源,寻求发展之道的远见卓识和聪明才智。
        中国第一代室内设计师的责任促使我去思考设计这个项目的价值所在:如果,我的设计能够让西安人、国人找到唐文化、中华文化的归属感,那不仅是我个人设计路上的朝圣之作,也是华夏子孙的一次共同记忆的文化追寻之旅。
        这里汇聚着当今世界和中国一等一的人才,如中国建筑大师张锦秋、策划大师王志纲、美国的PTJL、日本的小川清一等,为它建筑设计策划。
        我决定参加这次装饰设计的竞标。
        英雄所在略同。大唐西市项目启动的消息一经放出,各路豪杰蜂拥而至。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等名师、名企都来等着一显身手。怎么样让自己的设计从众多高手中拔得头筹呢?
        我一边潜心钻研历史,一边开始构思如何完美地再造21世纪的大唐西市:
        大唐西市是以“盛唐文化”、“丝路文化”为主题,那么自然应该以唐朝文化、丝路文化为主要表现元素。首先是整体风格的把握。如对七格门厅入口处,临展厅,拍卖厅,财神庙这四个作为前期烘托的区域,在门厅入口处原台阶基础上,我以唐代石刻效果烘托入口盛唐的华丽,并将此延续至文物拍卖厅。另一方面,在细节上重视两种文化的体现。如在财神庙的原柱身上设计了具有唐代龙纹的盘龙纹样,八格中庭柱头提炼中式灯箱,柱基更采用唐文物金银器的《鸳鸯蔓草纹金壶》的莲花纹样,等等。
        最后,设计必须源于过去,创造未来。中华文明是有五千年文化积淀的古老文明,作为设计师必须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在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瑰宝结合最新设计理念进行升华、锤炼和创作,这样的创造才能历经时间的磨炼。比如,在文物拍卖大厅设计中,我一反连贯的盛唐文化,特意营造一种现代的设计风格,突显文化是超时空、超国界的。在这里,我采用了现代几何型,用东方辉煌的金色和西方海洋蓝色做色彩对比,表达东西文明在此交汇,奏起人类文明的新乐章,更体现文化是世界的。
        我们华辉设计团队,历时两个月的艰苦创作,设计博得了专家、评委等的一致好评,设计中标。之后凭借着这个设计,我们一举拿下了2008文博会装饰创意设计作品展的金奖。
        手捧着奖杯,回想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我心中感慨万千:从事设计近20载,最高兴地莫过于自己的设计得到肯定。但这奖杯是荣誉,也是一种鞭策,它时刻提醒着我,必须在设计的路上永不止步。

                                        梦想起航设计之都


        1991年的夏天,经过大学苦练,我从当时国内屈指可数的无锡轻工学院(现江南大学)室内设计专业毕业了。
        该何去何从?
        这个时候,中国南海边的一个城市像一块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住了我。它就是一直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作为是中国口岸最多和惟一拥有海陆空口岸的城市,改革开放的大好政策,加上其毗邻香港的独特地理位置,让深圳迅速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焦点。
        设计行业更是有一句:“全国设计看广东,广东设计看深圳”。于是,我打起背包,怀揣着要做一个优秀设计师的梦想来到了深圳。
        初来乍到,我进了深圳华辉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它是1984年成立的,是当时为数不多的中国最早一批国家甲级设计,施工一级装饰企业,大量的招标项目和实践机会,使我很快成为公司设计的中坚力量。工作的第四个年头,不到30岁的我就开上了宝马车。
        三十而立。而我深知此“立”不仅仅是经济的独立。相反,优越的物质生活并没有让我感到满足,反而是理念的逼仄促使我去追寻、探求设计路上、人生途中更有价值的东西。
        时光飞逝至1999年——大学毕业8年了。这时,一家五星级酒店设计的招标案吸引了我。在那个年代,国内的五星级酒店设计都被海外的设计师垄断着,国内设计师别说分一杯羹,连香味都只能远远的闻。
        但当时的我年轻气盛,决意打破这个不成文的暗规则。我想通过这个机会,告诉海外设计界,中国的设计师也能设计出一流的五星级酒店。
        当时在业内设计五星级酒店都时兴用米黄色装潢大堂。可设计是一种艺术,如果所有的酒店都千篇一律的采用米黄色装潢,那还需要设计师干什么呢?得让设计有自己的灵魂,自己的个性才行!
        我大胆采用黑色做背景,四周则以美国大师“Dale Chihuly”艺术玻璃手法来做装饰,颜色的巨大落差奇异地给人一种大气、温暖的感觉。凭借这个设计我一举拿下了这个五星级酒店的招标,并获“2000年中国第三届室内设计大奖赛”金奖。
         2005年末,澳门超豪华酒店复兴,美国一家世界顶级设计公司设计的美高梅酒店,采用设计理念与我这次五星级酒店的理念不谋而合。虽然,我所投入三年心血设计的这个酒店,因投资方资金周转不灵而不得不半路夭折,但我事实证明了:中国的设计师同样是可以引领世界潮流的。
        同时,我也深刻地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很多时候需要你去广博地汲取不同领域的东西丰富自己。
        于是,我在深圳最繁华的地段—罗湖区的阳光酒店和彭年酒店对面开了一个占地几千平方米的酒楼。在这个属于自己的地盘,我随心所欲地挥洒着自己的灵感。我把自己深深热爱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一一呈现在这个自己的天堂里。酒楼里栩栩如生的唐朝飞天壁画、眉目传神的汉代侍女陶俑,等等。
        静下心来的我发现,在收获设计与商业运营带来财富和荣誉的同时,自己的设计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大气了。这得益于许多:华辉18载的积累,设计、商业两个江湖跌跌撞撞的探索,等等,这一切都让我的眼界开阔了。
        25岁的华辉给了我很多,那是一块吸铁石般团队,那是一群脚踏实地的兄弟姐妹,我们是同学,我们是战友,我们在蹉跎的市场中一起熬过来,这里有感情,这里有亲情,25年的华辉让我们成人、成才,现在我们正在努力如何成器……

                                     设计无域有容乃大


        我一直赞同建筑设计是“骨”,室内设计是“肉”的说法。如何做好骨内相连,在设计上更为重要。要达到和谐,“骨”和“肉”则不可分离。于是,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都会先用三五天时间去感受当地的文化魅力、建筑特色,而且经常把旅游和做项目结合起来。
        几年下来,我游历了柏林、布宜诺斯艾利斯、蒙特利尔、名古屋、神户其余五个设计之都。我喜欢柏林古典与现代建筑艺术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的德意志建筑艺术的特色。我喜欢布宜诺斯艾利斯庄重美观的“玫瑰宫”。我也喜欢庄严古老的名古屋城堡,以及精心规划设计的“白色之街”。
        生活本来就是一本厚厚的灵感秘籍,它蕴藏了太多点滴的灵感,需要的是设计师用敏锐的思维触角去感受去挖掘。于是,我还要求自己多去行业之外学习,去边缘学科吸取养分,杂糅才能出新。比如,每个月我都会观摩LV、CUCUUI这些世界顶尖品牌的设计。每一次的观摩之后,我都琢磨怎么把它们融入跟我的设计相结合。除此之外,我还学习到它们不仅注重传达品牌的历史气息,而且注重良好地结合传统与时尚、古典与现代,使它们的产品奇异地混合着古老的沉稳和年轻力量。
        这个时候,我更加欣慰地发现,国内的设计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创意财富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富被频频提起,国家政策的扶持让设计师的待遇也逐渐提高,人们对室内设计的态度也发生了极大改观:人们开始重视怎样让自己的房子也穿上一件漂亮的、符合自己个性气质的衣服。因此,设计师的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设计这样一门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结合体中,设计师的能力发挥程度除了可以决定项目的艺术效果,甚至对工程总投资及项目的整体运作产生决定性或间接性的影响。
        再者,因为2008北京奥运的到来,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2011年在深圳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等盛会在中国的陆续上演,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地标性建筑的修建,中国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建筑与设计高潮。
        恰逢,深圳被联合国评为“设计之都”,对于领跑全国的深圳设计业界来说,“设计之都”的名号无疑是一副兴奋剂!这标志着设计师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也标志着打造“设计之都”不应该只是一句空话,而应通过广大设计师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特别是要充分调动优秀设计师的创意激情。
        对于成长中的中国室内设计行业,作为国内第一批科班出生的室内设计师,我有信心也有担忧,我有信心我国的室内设计行业会发展前景广阔,但相比国外的设计环境来说,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我时常想:
        1.如果我们能有设计的“奥斯卡”奖。中国的室内设计专业起步较晚,从最开始的模仿香港,到模仿海外,大都是为了谋生在设计。如果对于荣获国际奖项的设计公司和设计师,能给予一定的奖励表彰,或设立类似“奥斯卡”那样有影响力的评奖、颁奖活动,普及全民的设计教育,全民的设计参与,相信这将大大激发设计师们创作的积极性。
        2.如果——设计也有经纪。前段时间电影《梅兰芳》掀起了追忆梅先生的浪潮。在上世纪那个战火纷争的年代,梅兰芳能够赢得国人的尊重,甚至漂洋过海收获太平洋彼岸的追捧,除了他高超的技艺之外,我们不能忽视的另一点重要因素就是,他有孙如白。孙如白不仅是梅兰芳的生死兄弟、经纪人,更是推动梅兰芳走上艺术巅峰的引领者。
        如果设计师也有经纪,能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设计师建议,拓展设计师的国际化视野,提供丰富的客户渠道,相信这将大大改变设计师有才无处施的局面,也能促使设计师自身的进步。

                                     未来不是梦


        作为见证和参与深圳室内设计业发展演变的中国第一代室内设计师,设计于我,是事业,更是信仰,是理想。
        18年间,我不停地学习、摸索、追寻,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
        我喜欢我的工作,这让经常感到自己的设计工作就好像一个魔术师,运用光影、材料和色彩把将平凡的空间设计成为不平凡的氛围。
        作为设计师,我也经常感到肩头的担子很重。我一直认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的设计师们应该在继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古为今用,中西结合。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只看到传统的东西,但我们也不否定过去,不扬弃历史,应该从历史里走出来,走出中国今天应该面对的一个新的潮流,进行各种不同的设计。我们应该创造符合这个时代审美特点的,代表这个时代的东西。现在是全球化的潮流,如何既保留我们民族的东西,又具有当代感,简而言之,即把传统艺术现代化,这将是我们一直要思考下去的问题。
        我期待着见证,第一代、第二代,更多代的设计师,在已经蜕变成“设计之都”深圳创造室内设计新的历史。
        我知道,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摘自<<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第229期